行业资讯
投资风向标:大摩看多A股 世行经济学家重申金价将跌8%
  东方财富网汇总各大市场机构和名家投资观点,助您抢占投资先机。方正证券任泽平表示四因素决定个人住房房产税短期内难以推出;大摩上调MSCI中国指数目标位10%,看好14只股票;世行经济学家不改看空观点,重申金价将跌8%。

  今年经济增速很可能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,一季度有可能到7%,二、三季度有可能回落,全年GDP增速可能比去年要略低一点,在6.6%左右。去年GDP增长,房地产贡献大概是0.3个百分点。目前房地产投资增速还在相对较高的位置,今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的增速不会太低,可能还会在6%-7%左右。此外,基建投资增长的传导效应在中游产业、下游产业得到一定的显现,中下游产业的增长可能会有所回升。因此,一季度的数据就会比较好看。但是由于房地产销量的萎缩,预计到今年下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会有所回落。总体来看,下半年经济增速会比上半年略低。

  邵宇:PPI上涨会温和传导到CPI

  PPI上涨会温和传导到CPI。原材料价格上涨后,终端产品会有提价要求,但因为终端产品过剩并且需求有限,传导会比较温和。今年供给侧改革会有更多政策的支持,农产品价格可能会上涨,对CPI抬升产生一定影响。我们预计,CPI部分月份可能会超过3%,但是全年中枢应该在2.5%-2.8%之间。

  祝宝良:今年将出现“宏观好但微观不好”的局面

  具体来看,一季度、二季度增速可能会达到6.6%。如果三四季度不采取措施,经济增速有可能跌到6.5%以下。今年物价指数同比上行,企业利润同比也会增长,统计数据显示宏观经济运行不错。但实际上,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,因为物价环比不涨。企业更关注环比,比如这个月价格比上月涨,今天比昨天涨。因此,今年经济运行很容易出现“宏观好、微观不好”的局面。

  罗思凯指出,简单讲,亚洲股票现在估值相对较低,在13倍左右,在过去六七年当中,这些上市企业的收益情况并不理想,但在通胀预期升温的环境下,除了价值增长,还有盈利改善。结合这两点,罗思凯认为亚洲股票市场的风险回报比将非常具有吸引力。

  大摩:上调MSCI中国指数目标位10% 看好14只股票

  摩根士丹利将MSCI中国指数2018年每股收益预测上调10%至5.7美元,该预测仍较5.9美元的市场一致预期低5%,沪指2017年目标位仍为4400点。对于这一情况,摩根士丹利推荐了14只股票:友邦保险、安踏体育、中航科工、金隅股份、中银香港、华晨中国汽车、建设银行、长江电力、中国海外发展、中国银河、恒瑞医药、新鸿基地产、腾讯控股、中通快递。

  安信策略:关注上海国改概念股

  当前时间点,我们认为国企改革中看点最突出的是上海国企改革,上海作为本轮国企改革的地方排头兵,每年两会前市场均对上海国企改革预期强烈,2月16日刚刚召开上海市国资国企工作会议也再度吸引了市场的关注目光。年初上海版员工持股意见的下发;2月20日,上海零售业巨头百联集团也宣布与阿里巴巴进行战略合作,种种迹象都预示着今年将是上海国企改革不平凡的一个年份。

  杨德龙:聚焦两会 一带一路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

  2017年3月全国两会即将召开,成为近期关注的热点。纵观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,2017年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将迎来关键性的进展。今年5月份,将在北京举行的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及9月份的金砖国家峰会也会进一步得推进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和相关国家及地区的合作。

  英国投资公司:目前中国的投资机遇在股市

  眼下股市有相当不错的投资机遇。中国有很多妙不可言的个股,有时候因为政治、经济或市场流动性方面的原因,其股价会相当低廉。它们的营收对我们所担心的那些事情大多具有免疫功能。

  对于媒体报道的“公开市场常规操作外,央行增加了定向操作”,我们认为这是央行中性对冲流动性的举措。根据我们的估计,近期超储准备金率已经下滑至1.3%,这在历史上属于偏低水平。正月十五过后,资金面市场也迅速恢复了偏紧局面,说明流动性的确匮乏。在外汇占款负增长的格局下,基础货币投放倚赖于央行,此时央行适度释放流动性有助于防范流动性的过度紧张。

  进入2017年以来,黄金市场已经累计上涨超过7%,表现可谓抢眼,但世界银行(World Bank)的一位经济学家却对此表示不削,并重申今年金价将跌至每盎司1150美元的观点。

  印度大量进口小麦将搅动全球粮价

  预测数据显示,印度本年度的小麦产量可能会低于印度政府的预期值,促使该国在国内库存下降的背景之下,大量进口小麦。彭博社对8位交易员和分析师进行了调查。调查结果显示,这些交易员和分析师预计,2016—2017收成年度,印度小麦产量达9100万吨,录得自2014—2015收成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。而这个季节,印度政府的预估值为9660万吨。此外,这些交易员和分析师还预计,2017—2018收成年度,印度将进口小麦200万吨,录得11年来的次高水平。

  油价为何可能永远回不到100美元了?

  根据一名行业专家,过去两年左右时间内原油市场一直被挥之不去的全球原油过剩局面“苦苦折磨”,而这种现象可能永远不会真正得到消除。石油巨头——英国石油公司(BP)首席经济学家Spencer Dale指出,全球原油市场受到充裕原油的冲击,这将在未来几十年内都对行业施加压力。

  法国兴业银行(SocGen)周四(2月23日)撰文指出,政治风险开始被欧元投资者认真对待了。

  丹斯克银行:美元/加元短期先升后降 目标指向何方?

  丹斯克银行(Danske Bank)日前撰文就美元/加元的后市表现进行分析,短期来看预计先升后降。

  贝莱德:美联储虽未明说 但政治对下次加息时机很重要

  贝莱德(BlackRock)基金经理Bob Miller周三(2月22日)在报告中称,虽然现在来看美联储在3月会议上加息具有“合理的可能性”,但是美联储决策者会希望弄清特朗普政府会推出怎样的财政政策。